?
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,氢能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。
?
?
释放了哪些信号?
?
?
基础扎实。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,经过十余年的长足发展,我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,占世界氢产量的三分之一,位居前列,仅2018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2100万吨,加氢站数量位居全球第四,为23座。
?
?
实现突破。2019年10月,2019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发布,在这个500强的产业榜单出出现了新面孔——氢能,入选企业3家,总营业收入有123亿元,改变了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产业格局的改变。
?
?
根据《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》的目标“到2050年,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%,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。”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的氢能市场被开启,打造氢能技术研发体系,形成氢能产业链逐渐步入正轨。
?
?
如何构建?
?
?
在氢能产业的布局上,多个城市抢占先机。进入2019年,广东、山西等10个省份将发展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山东、河北、浙江等省份陆续发布本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。
?
?
8月1日,成都市印发的《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(2019—2023年)》,预计到2023年,成都氢能产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人民币。继成都后,四川自贡也表示将制定氢能规划。
?
?
除此之外,上海、武汉等也纷纷计划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。其中,上海提出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50座、广州佛山计划今年投入使用10座加氢站、武汉计划到2020年建设5座至20座加氢站......
?
?
而在11月29日,世界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拓荒者——佛山高明氢能有轨电车正式启动,这为广东佛山打造“中国氢城”、大力发展氢能迎来了“开门红”,更多相关规划也正加紧进行中。
?
?
怎么突破?
?
?
众所周知,在氢能源领域,还存在一些技术等发展瓶颈,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突破,这个就不再赘述了。另一方面,由于氢是二次能源,需要利用一次能源来生产,因此制氢技术是实现氢能大规模生产的关键;制完了如何运呢?具体到运氢环节,短期来看,国内氢气管道发展较为落后。
?
?
针对上述两大问题,业内人士表示,电解水制氢+管道运输将是氢能发展方向。资料显示,水电解制氢是将经过提纯的水注入通有直流电的电解槽中,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,分解成氢气和氧气,气体通过调节阀控制输出,送入储罐中。成本在于电能,不仅绿色环保还很便宜。
?
?
目前我国运氢方式只能选择技术较为成熟的长管拖车,长期来看,管道运输仍然是发展*,年运氢能力能达到 10.04 万吨,大大降低了运氢成本。
本文转载自环保在线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